1、【题目】杀婴和溺杀女婴现象体现了()。
选项:
A.人本位的儿童观
B.社会本位的儿童观
C.主体性儿童观
D.文艺复兴时期的儿童观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让儿童扮演站岗的哨兵,结果发现,孩子们竟能原地不动地“守卫”很长时间,这在平时是绝对不可能的这里用的训练方法是()。
选项:
A.环境体验法
B.行动操作法
C.角色扮演法
D.移情法
答案:
解析:
1、【题目】“对幼儿照料与教育,就像纬线和经线一样紧密地交织在一起。”这句话体现了()。
选项:
A.个别教育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保教结合原则
D.集体教育原则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个体社会化反映了()。
选项:
A.个体与学校的关系
B.个体与家庭的关系
C.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D.个体与教育的关系
答案:
解析:
1、【题目】我国传统文化比较侧重个体群体性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个体的()。
选项:
A.认知发展
B.情感发展
C.意志力发展
D.个性发展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家长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选择玩具,四、五岁儿童的玩具主要是()。
选项:
A.练习手的抓握和带响的可活动的玩具
B.练习行走和手的操作的玩具
C.发展智力的和练习手的技能的玩具
D.成型的玩具和一些文字、数字的材料等
答案:
解析:
1、【题目】社区教育起源于()。
选项:
A.美国
B.英国
C.丹麦
D.日本
答案:
解析:
1、【题目】美国的“提前开端计划”是()。
选项:
A.1963年颁布的
B.1964年颁布的
C.1965年颁布的
D.1966年颁布的
答案:
解析:
1、【题目】杀婴和溺杀女婴现象体现了()。
选项:
A.人本位的儿童观
B.社会本位的儿童观
C.主体性儿童观
D.文艺复兴时期的儿童观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