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以“雾霾天减少了或者是因为工业排污少了,或者是因为汽车排放尾气少了”为前提.
(1)加上另一个前提:“雾霾天少了是因为工业排污少了”,能否必然得出结论,为什么?
(2)加上另一个前提:“雾霾天少了不是因为汽车排放尾气少了”,能否必然得出结论,为什么?
答案:
1、答:不能必然得出结论。因为相容选言推理肯定部分选言支,不能肯定或否定其他选言支。
2、答:能必然得出结论。因为相容选言推理否定部分选言支,可以肯定其他选言支。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用欧拉图表示下列概念之间的关系:工业(A)农业(B)农机工业(C)农业机械(D)
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在下列各式的括号内填入适当的符号,使之成为有效的三段论式。
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某宿舍住着四位研究生,分别是四川人、安徽人、河北人和北京人。他们分别在中文、国政和法律三个系就学。其中
(1)北京籍研究生单独在国政系;
(2)河北籍研究生不在中文系;
(3)四川籍研究生和另外某个研究生同在一个系;
(4)安徽籍研究生不和四川籍研究生同在一个系。
答案:
由(1)、(2)可知河北籍研究生只能在法律系;
根据(1)四川籍研究生不能同北京籍研究生在一个系;
根据(4)四川籍研究生不能同安徽籍研究生在一个系;
根据(3)四川籍研究生只能同河北籍研究生在一个系;
所以,四川籍研究生在法律系。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某宿舍住着四位研究生,分别是四川人、安徽人、河北人和北京人。他们分别在中文、国政和法律三个系就学。其中
(1)北京籍研究生单独在国政系;
(2)河北籍研究生不在中文系;
(3)四川籍研究生和另外某个研究生同在一个系;
(4)安徽籍研究生不和四川籍研究生同在一个系。
答案:
由(1)、(2)可知河北籍研究生只能在法律系;
根据(1)四川籍研究生不能同北京籍研究生在一个系;
根据(4)四川籍研究生不能同安徽籍研究生在一个系;
根据(3)四川籍研究生只能同河北籍研究生在一个系;
所以,四川籍研究生在法律系。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王小红、叶小白、徐小橙三位同学在商店门口不期而遇。忽然,她们中背着红包的一个人说:“真有趣,我们三个人的包,一个是白色的,一个是红色的,一个是橙色的,可是没有一个人的包的颜色与自己的名字所表示的颜色是相同的。”叶小白立即接着说:“一点也不错!”根据以上条件,判断三位同学各背什么颜色的包?说明推导理由。
答案:
(1)背红包的同学讲完后叶小白接着讲,可见叶小白不是背红包,因为叶小白也不能背白包,只能背橙包;
(2)王小红不能背红包,不能背橙包,只能背白包;
(3)徐小橙因为白包和橙包都有人背了,只能背红包。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以“只有坚持不断创新,才能突破发展瓶颈”为前提,(1)加上另一个前提:“坚持了不断创新”,能否必然得出结论,为什么? (2)加上另一个前提:“突破了发展瓶颈”,能否必然得出结论,为什么?
答案:
1、答:不能必然得出结论。因为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前件不能必然肯定后件。
2、答:能必然得出结论。因为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后件必然肯定前件。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逻辑谬误是指人们在思维过程中自觉地违反逻辑法则或合理性准则而发生的各种错误。”作为定义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犯了什么逻辑错误?
答案:
作为定义不正确,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JP]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