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教育经济学萌芽于()。
选项:
A.20世纪2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下列选项中属于教育财力构成中的公用消费部分的是()。
选项:
A.职工福利费
B.奖金
C.工资
D.业务费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第一次正式使用“知识经济”概念的是()。
选项:
A.20世纪70年代,托夫勒《第三次浪潮》
B.1982,奈斯比特《大趋势》
C.1986,福莱斯《高技术社会》
D.1996,“经合组织”年度报告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教育对人才培养和劳动力训练的主要作用是()。
选项:
A.提高劳动者劳动熟练程度
B.提高人才专业化水平
C.提高劳动力报酬
D.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和改变劳动力形态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社会平均劳动简化比计算公式是()。
选项:
A.平均劳动简化=某级教育程度的劳动力总课时数/某准级教育程度的劳动力总课时数
B.平均劳动简化=某级教育劳动力的教育程度×某准级教育劳动力的教育程度
C.平均劳动简化=某级教育劳动力的教育程度/某准级教育劳动力的教育程度
D.平均劳动简化=不同教育程度劳动力简化比×各类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百分比(按教育程度)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舒尔茨认为,决定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投资相对投资量的主要是()。
选项:
A.投资比例
B.投资收益率
C.投资量
D.经济结构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人力资本的核心是()。
选项:
A.人力投资
B.物力投资
C.生产投资
D.教育投资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确立教育具有社会经济价值的理论基础是()。
选项:
A.扩大再生产理论
B.人力资本理论
C.社会再生产理论
D.劳动价值学说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年鉴》(1985)资料分析计量,1983年教育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世界平均水平为()。
选项:
A.5.7%
B.6.0%
C.4.0%
D.5.0%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教育投资从投资对象来说,构成部分包括用于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投资和()。
选项:
A.国家投资
B.用于成人教育的投资
C.个人教育投资
D.集体企事业单位投资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衡量劳动力的价值,主要看()。
选项:
A.劳动力本人所需的生活资料费用所占比重大小
B.劳动力子女所必须的生活资料费用所占比重大小
C.劳动力所受教育和训练的费用所占比重大小
D.劳动力总价值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衡量劳动力的价值,主要看()。
选项:
A.劳动力本人所需的生活资料费用所占比重大小
B.劳动力子女所必须的生活资料费用所占比重大小
C.劳动力所受教育和训练的费用所占比重大小
D.劳动力总价值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教育投资大不一定就能适应物质生产的需求,教育投资与物质生产过程具有一定伸缩性,说明教育投资具有(B)。
选项:
A.周期性长特点
B.弹性大特点
C.间接性特点
D.长效性特点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考查教师工作效率的指标不包括()。
选项:
A.教师利用率
B.教师平均课时数
C.教师平均课程门数
D.教师平均班级数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教育产业的特殊性是有其三个基本特性决定的,即教育是基础性产业、间接性产业和()。
选项:
A.多效性产业
B.第三产业
C.专业性产业
D.独立性产业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