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排列图(帕累托图)可以用来进行质量控制是因为( )。
选项:
A.它按缺陷的数量多少画出一条曲线,反映了缺陷的变化趋势
B.它将缺陷数量从大到小进行了排列,使人们关注数量最多的缺陷
C.它将引起缺陷的原因从大到小排列,项目团队应关注造成最多缺陷的原因
D.它反映了按时间顺序抽取的样本的数值点,能够清晰地看出过程实现的状态
答案:
C
解析:
解析
该题的选项为“C.它将引起缺陷的原因从大到小排列,项目团队应关注造成最多缺陷的原因”。
1、【题目】应用软件开发项目执行过程中允许对需求进行适当修改,并对这种变更进行严格控制,充分体现了项目的( )特点
选项:
A.临时性
B.独特性
C.渐进明细
D.无形性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项目经理对某软件需求分析活动历时估算的结果是:该活动用时2周(假定每周工作时间是5天)。随后对其进行后备分析,确定的增加时间是2天。以下针对该项目后备分析结果的叙述中,()是不正确的。
选项:
A.增加软件需求分析的应急时间是2天
B.增加软件需求分析的缓冲时间是该活动历时的20%
C.增加软件需求分析的时间储备是20%
D.增加软件需求分析的历时标准差是2天
答案:
D
解析:
解析
考虑到进度风险, 在制定项目进度计划时, 可进行后备分析, 也就是以 “应急时间” 、“时间储备” 或“缓 冲时间” 为名称增加一些时间。 应急时间可取活动持续时间估算值的某一百分比, 或某一固定长短的时间, 或根据定量风险分析的结果确定。 实际执行项目时,应急时间可能全部用完,也可能只使用一部分,还可能随着项目更准确的信息增加和积 累而到后来减少或取消。 用三点估算法估算活动的历时时,才会使用标准差这个概念。
本题的选项是“ D.增加软件需求分析的历时标准差是 2 天”。
1、【题目】()属于规划项目进程过程的输出。
选项:
A.项目管理计划
B.项目章程
C.事业环境因素
D.控制临界值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关于信息系统设计的描述,正确的是:( )。
选项:
A.人机界面设计是系统概要设计的任务之一
B.确定系统架构时,要对整个系统进行“纵向”分解而不是“横向”分解
C.系统架构设计对设备选型起决定作用
D.设备选型与法律制度无关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关于制定进度计划的工具和技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选项:
A.总浮动的时间等于本活动的最迟完成时间减去本活动的最早完成时间
B.自由浮动时间等于紧后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的最小值减去本活动的最早完成时间
C.资源平滑技术通过缩短项目的关键路径来缩短完工时间
D.关键路径上活动的总浮动时间与自由浮动时间都为0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评定条件中规定:“对于申报信息系统集成资质二级以上资质的企业,需要已建立完备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国家认可的第三方认证机构认证并有效运行一年以上”。其中“国家认可”是指经过()认可的机构。
选项:
A.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定的系统集成资质评审机构
B.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C.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D.工业和信息化部资质认证办公室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质量管理人员在安排时间进度时,为了能够从全局出发、抓住关键路径、统筹安排、集中力量,从而 达到按时或提前完成计划的目标,可以使用( )。
选项:
A.活动网络图
B.因果图
C.优先矩阵图
D.检查表
答案:
A
解析:
解析
该题的选项为“A.活动网络图”。
1、【题目】某信息化施工项目一共要进行 30 天,预算总成本 60 万元,其中 5 万元为管理成本, 40 万元为物料使用费,其余为人工成本。按照管理计划,每 5 天进行一次挣值分析以评价项目绩效。在第 5 天绩效评 价时计算得到 CPI(绩效评价指数)为 0.95,则说明在前 5 天的施工中,实际成本①预算成本;如果要使 下一次绩效评价时 CPI 为 1,且人工、物料使用成本不能改变,以免影响施工质量,则在这两次绩效评价 间,每天平均可花费的管理成本为②元。上述①和②依次序应该填写()(假设所有成本按照天数平 均分配,工程进度不存在延时或提前情况)。
选项:
A.①低于②614元
B.①高于②614元
C.①低于②1052元
D.①高于②1052元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某项采购已经到了合同收尾阶段,为了总结这次采购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以供公司内的其他项目参考 借鉴,公司应组织( )。
选项:
A.业绩报告
B.采购评估
C.项目审查
D.采购审计
答案:
D
解析:
解析
该题的选项为“D.采购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