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一般来说时间取样法对在 ( ) 分钟以内不易出现的行为不适用。
选项:
A.15
B.30
C.45
D.60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在精神分析学说的修正者中,用“摆脱自卑感的补偿作用” 来代替性本能的心理学家是()
选项:
A.荣格
B.阿德勒
C.弗洛姆
D.艾里克森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关于体质与疾病的关系,国外有学者提出了气质的体型说,并说一定的精神病症与一定的体型相联系。根据此种学说,可知精神分裂症多见于()
选项:
A.瘦长型
B.肥胖型
C.力士型
D.发育异常型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20世纪50年代开始形成行为转变法,1954年()首先提出“行为治疗”的概念。
选项:
A.斯金纳
B.华生
C.沃尔帕
D.艾森克
答案:
斯金纳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在心理辅导过程中,当来访者的谈论偏离主题太远时,可用 ( ) 控制辅导过程,范围缩小,集中到主题上。
选项:
A.开放式询问
B.封闭式提问
C.沉默
D.直接提示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学校心理辅导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学生个体的整体性发展,追求与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的协调一致,这体现了心理辅导的()
选项:
A.综合性原则
B.整体性原则
C.主体性原则
D.活动性原则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初中生 ( ) 思维开始占主导地位。()
选项:
A.抽象逻辑
B.具体形象
C.综合性
D.分析性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情感是情绪的概括化、稳定化的表现,较情绪稳定和深刻,往往与()需要密切联系。
选项:
A.生理
B.心理性
C.社会性
D.个人性
答案:
社会性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生活在父母离异、父母不和等家庭环境中的中小学生比生活在双亲健全的家庭环境中的中小学生在成长中会遇到更多麻烦,这主要表明下列哪个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选项:
A.父母亲的教养思想、教养态度
B.亲子关系
C.父母亲的文化修养及个性
D.父母的教养方式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李明告诉辅导员他的好友王洁中午吃饭时,说话十分不友好,他怀疑有人对王洁说了些他的坏话,辅导员说:难道你不觉得是你的好友在那时心情不好,或者有什么别的烦心事正在打扰他,而使他忽视了对你的态度吗?这里辅导员采用的是()技术。
选项:
A.指导
B.解释
C.影响性摘要
D.自我开放
答案:
解释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在小学阶段,( ) 交往日益在儿童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选项:
A.与父母的
B.与老师的
C.与同伴的
D.与自己偶像的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李明告诉辅导员他的好友王洁中午吃饭时,说话十分不友好,他怀疑有人对王洁说了些他的坏话,辅导员说:难道你不觉得是你的好友在那时心情不好,或者有什么别的烦心事正在打扰他,而使他忽视了对你的态度吗?这里辅导员采用的是()技术。
选项:
A.指导
B.解释
C.影响性摘要
D.自我开放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由情绪、性格等心理因素引起的身体组织或器官等生理方面的疾病称为()
选项:
A.神经症
B.精神病
C.人格障碍
D.心身疾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初中生()思维开始占主导地位。()
选项:
A.抽象逻辑
B.具体形象
C.综合性
D.分析性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