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案例分析题
一名教师在讲授《美丽的小兴安岭》时本打算按原文“春夏秋冬”顺序讲解。可是让学生初步预习、讨论本文内容后,问学生最喜欢小兴安岭的哪个季节,绝大多数回答是“秋季”。于是教师毅然决定先学秋季部分,学生也很配合所有的教学环节,这个课堂轻松又愉快。
问:这位教师的做法体现了什么样的教学能力?试分析教师应具备的语文教学能力。
答案:
该教师表现出的是课堂应变能力。案例中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顺序,从秋季开始教学。教师应具备的语文教学能力:包括分析教材的能力,设计教学的能力,课堂应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简述训练学生的观察说话应注意什么?
答案:
(1)训练前要根据观察的对象提出明确要求,教给观察方法。
(2)观察中要对观察的重点加以提示加以指点。
(3)观察后围绕话题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进行表达,不必进行过多限制,以利于学生说真话,说实话,表达真情实感。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简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主要内容。
答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实施建议三部分和一个附录。
(1)前言规定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地位和课程的基本理念。
(2)课程目标包括总目标和阶段目标。
(3)实施建议分别针对教材编写、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
(4)附录部分包括优秀背诵推荐篇目、语法修辞等方面。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教学民主是指什么?
答案:
教学民主: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不同意见要持欢迎的态度;对学生敢于发表创见的精神应当给予充分肯定,并在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使问题得以妥善解决。只要学生的见解有道理,就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好的教学结构应具备什么特点?
答案:
好的教学结构一般具备以下特点:
(1)教学目标明确;
(2)教学思路清晰;
(3)教学环节简单、实用;
(4)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5)有鲜明的特点。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举例说明你对小学语文教学阶段性的认识。
答案: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语文教学划分为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三个阶段,教师在训练时,就要按不同阶段的不同要求进行。比如,语言表达的基本功训练,在低年级就开始训练学生说话、写话要有具体内容,到中年级要求能用极端化具体地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到高年级,要求能在具体的写人、记事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虽然年段不同,但基本要求都是怎样表达得具体,做到言之有物。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