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1905年至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及其意义。
答案:
意义:论战使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1907年《新民丛报》不得不宣告停刊,论战以革命派的胜利告终。经过这场大论战,进一步划清了革命派和改良派的界限,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实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革命派批判了封建文化思想,使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促进了革命力量的壮大。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的三种类型及其代表人物。
答案:
1.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其代表,除了李大钊以外,就是陈独秀。
2.五四运动的左翼骨干,其代表为毛泽东、邓中夏、周恩来、、蔡和森、瞿秋白等
3.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其代表为董必武、林伯渠、吴玉章等为代表。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答案:
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②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
③全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
④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 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 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国际条件。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答案:
第一,洋务运动的洋务派继承了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提出“自强”“求富”的主张,通过所掌握的国家权力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同时发展若干民用企业,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第二,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翻译了一批西学书籍,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使人们打开了眼界。
第三,传统的“重本抑末”“重义轻利”等观念都受到冲击,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工商业者地位上升.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答案:
其一,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是一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称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
其二,为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纠正长期以来的“左”倾错误,实现历史性转折作了思想理论准备。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