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扩大了“三同时”的适用范围。
选项:
A.1973年《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
B.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
C.1981年国务院《关于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规定》
D.1984年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最早在环境法中使用“公害”一词的国家是()
选项:
A.中国
B.美国
C.日本
D.英国
答案:
解析:
1、【题目】下列关于大气污染的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
A.环境污染防治立法中所称的大气污染既包括人为因素引起的大气污染,也包括自然在自身的变化过程中所发生的大气污染。
B.按大气污染的范围,可将大气污染分为煤烟型污染、石油型污染、特殊型污染等
C.大气污染物专指复合造成大气污染的物质
D.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主要受排放总量的影响,除此之外还与排放源的高度、气象和地形等因素密切相关
答案:
解析:
1、【题目】狭义的环境与资源污染破坏,主要来自()
选项:
A.污染防治
B.污染控制
C.自然保护
D.水土保持
答案:
解析:
1、【题目】狭义的环境与资源污染破坏,主要来自()
选项:
A.污染防治
B.污染控制
C.自然保护
D.水土保持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在我国负责主管防止船舶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的环境保护工作的机关是()。
选项:
A.军队环境保护部门
B.国家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
C.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
D.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下一篇:公务员考试专业科目单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