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1991年版)第一条是()
选项:
A.坚持党性原则
B.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由于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而表现的倾向性属于()
选项:
A.一般倾向性
B.社会倾向性
C.政治倾向性
D.文化倾向性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迫使尼克松总统下台的事件是()
选项:
A.窃听门事件
B.五角大楼事件
C.水门事件
D.反越战事件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新闻报道要做到敢于说真话,敢于坚持真理,关键在于()
选项:
A.要有一种政治勇气
B.要有一种社会责任感
C.要有一种一往无前的行动决心
D.要不怕邪
E.要不怕压
答案:
ABCDE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中国第一部理论新闻学著作是()
选项:
A.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
B.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
C.徐宝璜的《新闻学》
D.甘惜分的《新闻理论基础》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新闻传播过程的间断性表现为流程的阶段性和()
选项:
A.独特性
B.统一性
C.环节性
D.连续性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新闻与信息的关系是()。
选项:
A.信息是信息,新闻是新闻,二者毫不相干
B.信息就是新闻,新闻就是信息,二者毫无差别
C.信息是新闻的一种体裁
D.新闻是信息大家族中的特殊成员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资本主义新闻体制发展到垄断阶段的理论依据是()
选项:
A.知情权理论
B.人道主义理论
C.社会责任论
D.古典新闻自由理论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新闻传播行为,“三要素说”(事实、新闻报道者和新闻接受者)的提出者是()。
选项:
A.甘惜分
B.王中
C.邓拓
D.范长江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春秋时期曾经召开过三次重大的“弥兵会议”,其中规模最大、影响深远的一次发生在()。
选项:
A.公元前546年
B.公元前579年
C.公元前647年
D.公元前651年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新闻手段的核心内容是()
选项:
A.新闻资源
B.新闻需求
C.新闻记者
D.新闻传播基本规律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新闻事业的传播方式是()。
选项:
A.点—点传播
B.面—点传播
C.点—面传播
D.面—面传播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对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加以认识然后用文字表达出来是()。
选项:
A.自然信息
B.人工信息
C.天然信息
D.实在信息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新闻之价值者,即注意人数多寡与注意程度深浅之问题也。重要之最近事实,自能引起较多人数与较深程度之注意,故为价值较高之新闻。”这句话指出了新闻的
选项:
A.真实性
B.客观性
C.显著性
D.重要性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恩格斯认为,新闻职业的弱点是()
选项:
A.跟风炒作
B.浮光掠影
C.捕风捉影
D.身不由己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