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需要实施更为主动的开放战略。近年来。我国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全面开放进一步深化,据统计,2016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1832亿美元,连续两年位列世界第二,中国境外企业销售额1.5万亿美元,向所在国缴纳税费400亿美元,雇佣外方员工150万人;我国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超过9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6%,在全球引资东道主中排名第三位,高附加值以及服务行业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持续增长,这表明()。
选项:
A.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已经完全转向高端
B.我国防范经济风险和外部冲击的能力已经形成
C.我国吸引外资的结构和质量正在不断优化
D.我国国际投资合作水平进一步提高
答案:
解析:
1、【题目】党的十九大提出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并特别强调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之所以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是因为()。
选项:
A.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
B.坚定政治立场是党的根本宗旨
C.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
D.政治属性是政党的第一属性
答案:
解析:
1、【题目】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关系,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密不可分。二者之间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选项:
A.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具有二重性
B.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C.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具有顺序性
D..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答案:
解析:
1、【题目】唐朝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两句诗蕴涵着时间一维性的哲理。下列诗句中蕴涵相同哲理的是
选项:
A.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B.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C.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D.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答案:
ABD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社会形态的更替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但这并不否定人们历史活动的能动性,并不排斥人们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于某种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性。人们历史活动的能动性和选择性主要体现在()。
选项:
A.社会发展的客观过程由每一个参与历史活动的个人的主观意志所决定
B.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是主体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
C.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D.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
答案:
ACD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1898年的“百日维新”如昙花一现,只经历103天就夭折了。谭嗣同在慷慨就义前仰天长叹:“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维新派“无力回天”的原因主要是
选项:
A.他们提倡全面学习“西学”,彻底否定“中学”
B.他们遭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击和镇压
C.他们惧怕人民群众,把改革的全部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
D.他们不敢触动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
答案:
BCD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守法是法律实施和实现的基本途径。对守法的正确理解是()。
选项:
A.守法是遵守宪法和法律
B.守法是行使法定的权利,现行法定的义务
C.守法意味着一切组织和个人严格依法办事的活动和状态
D.守法的主体是一切组织和个人
答案:
ABCD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道路上不断探索,继2011年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己经形成之后,2014年又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目标。从“法律体系”到“法治体系”的变化体现在
选项:
A.法治体系不仅仅是静态的法律文本,而且也是动态的法的实现过程
B.法治体系强调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C.法治体系既要有法律的制定,也要保证法律的落实
D.法治体系不仅有法律规范体系,还包括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和党内法规体系
答案:
解析:
1、【题目】“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守法是法律实施和实现的基本途径。对守法的正确理解是()。
选项:
A.守法是遵守宪法和法律
B.守法是行使法定的权利,现行法定的义务
C.守法意味着一切组织和个人严格依法办事的活动和状态
D.守法的主体是一切组织和个人
答案:
解析:
1、【题目】社会形态的更替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但这并不否定人们历史活动的能动性,并不排斥人们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于某种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性。人们历史活动的能动性和选择性主要体现在()。
选项:
A.社会发展的客观过程由每一个参与历史活动的个人的主观意志所决定
B.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是主体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
C.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D.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
答案:
解析:
1、【题目】马克思说:“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终原因始终是:群众贫穷和群众的消费受到限制,而与此相对立,资本主义生产却竭力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这段论述表明
选项:
A.经济危机的发生与群众的贫穷及其消费能力受到限制有关
B.经济危机的发生根本上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C.资本积累与无限扩大生产也是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
D.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导致了经济危机的发生
答案:
解析:
1、【题目】从2013年3月到2015年7月,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了101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其中有46次会议部署简政放权,取消和下放了8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他还用“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等生动而深刻的话语回应了公众对简政放权的期待。简政放权旨在
选项:
A.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减少审批环节,降低市场交易成本
C.激发市场主体内在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D.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答案:
解析: